tel:
瀏覽次數: 更新時間:2020-7-15 15:10:56 【打印此頁】
制藥包裝機械是通用包裝機械中技術含量和要求較高的一個分支。由于制藥裝備是GMP硬件的重要部分,自從我國推出GMP強制認證制度以來,各地藥廠紛紛加快了技術改造步伐,生產設備的大幅度更新為制藥行業的上游產業制藥機械行業帶來了利好形勢,大量的生產線改造為制藥機械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如長沙正中藥機廠引進開發的安瓿(水針)系列洗烘灌封聯動機組,就結束了我國沿用幾十年的單機生產歷史。幾經改進后,該產品累計銷售了600多條生產線,還出口到了巴西、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等近20個國家。
當然從整體而言,目前我國大多數據技術較為先進的包裝機械的研發還處在仿制階級,獨立開發的能力還十分有限。為此,不少國外大企業將自己的技術和部件引入中國,在本土加工,從而降低了成本,與本土產品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有資料顯示,早在2003年,全球藥品包裝市場就達112億美元,年均增長近5%,2006年估計已突破130億美元。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和意大利占據世界藥品包裝行業的最大市場份額,而中國則是增長最快的國家。依照近年來中國醫藥工業的發展速度,藥包材年生產總值將在短期內迅速突破200億元人民幣。
目前,我國藥品包裝行業的年產值大約為150億人民幣,年增長速度超過10%。但僅能滿足國內制藥企業80%左右的需求,包裝材料對醫藥行業的貢獻率也偏低。在發達國家,包裝占據了藥品價值的30%,然而在中國,這個數值低于10%。
高精尖的方向已明確
我國包裝機械要滿足制藥行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并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就必須打破“小而散”的行業態勢,在“高精尖”的方向上不斷前進。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包裝業將配合產業自動化趨勢,在技術發展上朝著機械功能多元化,結構設計標準化、模組化,控制智能化,結構高精度化等幾個方向發展。
包裝鏈高度自動化國內藥廠的大部分包裝工作,特別是較復雜的包裝物品的排列、裝配等工作基本上是人工操作,難以保證包裝的統一和穩定,可能造成對被包裝產品的污染。有些藥廠即使使用包裝機械,也只是應用在整個包裝鏈的某個環節上,例如前段包裝采用機械包裝,而后段包裝則采用人工。因此,提高整個包裝鏈的自動化水平和質量水平,是現代化制藥企業推行GMP規范非常重要的一環。真正的現代化包裝機械的每個機械手均應由電腦控制,并具有對材質及厚度的高分辨能力。
機械功能多元化醫藥產品已趨向精致化和多元化方向發展,單品種大批量的產品越來越少,而多品種小批量的產品日益成為主流。在大環境的變化趨勢下,多元化、具有多種切換功能,能適應多種包材和模具更換的包裝機才能夠適應市場的需求。例如,在一臺泡罩包裝機上既能進行“鋁塑”包裝又能進行“鋁鋁”包裝,且要求切換簡單,所需更換的模具少。而目前,更換模具的時間一般在1~2個小時,如此長的時間無法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要求。
結構設計標準模塊化對于傳統的工業設計來說,如果想要推出一個新機型,需要進行大量繁重的工作,還要靠新設備收回高昂的設計成本,從而拉高了新機型的價格。未來的設計應采用標準化、模塊化的設計理念,能夠充分利用原有機型的模塊化設計,可以在短時間內將之轉換成新機型,把新機型的價格控制在比較合理的范圍內。
控制功能智能化控制系統是機械設備的大腦,也是下達動作指令的核心裝置。目前,藥品包裝機械生產廠家普遍使用可編程控制器(PLC控制器),這種設備不具有工業電腦(PC)所擁有的強大功能。對于多數傳統機械控制設備來說,采用PLC是適當的,因為需要控制參數的數量有限,很多地方仍然采用機械方式控制,例如,扭矩控制就是利用機械離合器來對電機進行過載保護的。然而,隨著設備自動化程度的提高,計算機控制設備越來越多,應用到設備上的各種傳感部件、檢測部件、控制部件、執行元件的數量非常龐大,此時PLC就無法對如此眾多的參數進行管理和控制了,而工業PC將是最好的選擇。